在线品鉴第一百零二期—康有为行书五言联
康有为行书五言联,纸本,年代:民国,尺寸:纵138厘米,横34厘米。
释文:嘉树有遗爱 灵兰能活人聘三布政兄直声惠政 晚隐于医 其学精深 着手生春 亦仁人不得已于世所寄也 康有为赠
白文方印“康有为”
此为康有为赠予王乃徵之对联。王乃徵(1861-1933),字聘三,号平珊,四川中江人。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庚子后在御史台,遇事敢言,颇负清望,官至贵州布政使。辛亥之后避居上海,以鬻医自食,处境窘迫。工书,能诗。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拟之为“神医安道全”。
康有为与王乃徵的交往记录能追溯至1916年。《康有为致王乃徵函》曰:“尊方连服三。惟今日加大伤风,头目稍昏,咳如故,咳不出,故甚苦。不能看书,不能起坐,故欲就诊不可得。小女已服二剂亦复身热未退。今将原方呈上,能改服之乎?冒渎! 冒渎!敬请聘老贤兄大安。有为顿首”[1]。同年,康有为约请王乃徵、朱祖谋去上海辛园斋饮“想两公哀王孙而思见之,即请来同酌”[2]。
其实,康有为与聚集在上海的大批清朝遗老交往过从,且有诗词唱和。1917年,张勋复辟,康有为与王乃徵等都是参与其中的核心成员[3]。1918年5月,康有为与王乃徵、陈三立拜谒翁同龢墓,游览虞山,康有为作《游藏海寺》诗[4]。1922年,逊帝溥仪大婚,《康有为致王乃徵函》曰:“献岁发春,伏惟万福。顷月恭逢万寿,谨进呈明版历代君鑑及前摩色圣屏祝嘏。今寄书上并奏折稿一纸(元日所章,以致其敬)望代请人缮写装潢进呈。又诗二章(一大婚典礼,一纪恩诗)续寄,代进奉”[5]。
注释:
[1]张荣华校编:《康有为往来书信集》,第15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2]张荣华校编:《康有为往来书信集》,第119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3]朱兴和著:《现代中国的斯文骨肉》,第167页,上海三联出版社2014年。
[4]朱栋霖:《苏州诗词三百首》,第259页,苏州大学出版社2022年。
[5]朱兴华等编:《二十世纪书法经典·康有为》,第6页,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