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在线品鉴第六十二期—谢兰生枯木竹石图轴

谢兰生枯木竹石图轴


谢兰生枯木竹石图轴,绢本设色,尺寸:纵146厘米,横39.2 厘米。
款识:①朱子跋坡公枯木竹石有云:此纸出于滑稽诙笑之余,初不经意,而其阅风霆傲古今之气,犹足以想见其人。此语非坡公不能当,予极嘉诵之,因作竹石并录跋语,非敢以此拟坡公也。心葵四兄亲家是正,里甫。
②画以不着色为高,即着色亦宜少勿多,宜淡勿浓。至树着色而山不着色,古人多有之,不知者,又或疑着色未完也。里道人再识。
题跋:清谢里甫先生写枯木竹石图,用笔雄隽高逸,真不愧为岭南山水画之大家也。丙子春月,博陵苏庚春拜观并识于羊城之起步斋。
印章:①白文方印“苏”
②朱文方印“庚春”
作者简介:谢兰生(1760—1831),字佩士,号澧甫、里甫,南海人,寓广州。嘉庆七年(1802)进士,羊城书院掌教。工诗善画,诗学苏轼,画得吴镇、董其昌、王原祁等人法。笔调清雅,设色明快。书宗颜真卿,参以褚遂良、李邑,晚年酷似米芾。论粤画者推其驾黎简之上,殆无愧色。著有《常惺惺斋文集、诗集》八卷、《书画题跋》等。

  作品赏析:清嘉庆、道光年间,谢兰生被粤籍文人张维屏评为“黎、谢、张、罗”粤画四大家之一[1],且谓:“论粤画者推君驾二樵(黎简)上,殆无愧色”[2],更被江南文人盛大士推举为岭南画坛的代表人物[3]。谢兰生绘画尤为高妙,工于山水,其画学主张以文人书画谱系为主脉,得吴镇、倪瓒、董其昌、石涛等元明清诸大家之妙,秀雅恬静,自成一格[4]。
  谢兰生是少数几位曾受正统画派影响的广东画家之一,这与他作为一位较正统的文人身份有关[5]。谢兰生在《常惺惺斋日记》中谓:“高树如高人,不肯屈曲随俗;介石如介士,不能俯首干时。可谓画中之三难”。谢兰生推崇高人隐逸之士的风范,故其又言:“予少时即喜云林树法,爱其修干挺特,有高人逸士风格。……其实云林书法正出自营邱,第删繁就简,略变其面目,故阅者不觉耳。大约此事关乎人品,品高则树法亦高,一水一石皆然,不特树也”[6]。
  谢兰生《枯木竹石图》中山水与枯木竹石相搭配,苍松挺拔高古,用笔雄隽高逸,意境萧疏简淡,情调则是疏朗雅致的文人趣味。题款用行楷书成,行气自然,字迹工整。谢兰生的书法取自褚遂良、颜真卿等,这篇题款工致娟秀,清高绝俗,与画风相契合。作为嘉道年间岭南地区的著名画家,这幅作品较好的体现出谢兰生文人的特性,书画相得益彰。


注释:


[1](清)汪兆镛编著:《岭南画征略》,第219页,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2](清)张维屏编纂:《国朝诗人征略二编》,卷五五,第1102页,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清)盛大士:《谿山卧游录》,第57页,收入于安澜编《画史丛书》,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4]林锐:《“字不里甫 画不兰生”辨》,《岭南文史》2003年第1期。
[5]万青力著:《并非衰落的百年:19世纪中国绘画史》,第153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清)谢兰生著:《常惺惺斋日记(外四种)》,第515页,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