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在线品鉴第五十五期—汪浦文姬归汉图轴


  汪浦文姬归汉图轴,绢本设色,尺寸:纵95.5厘米,横37 厘米。
  款识:文姬归汉图,秋厓先生大人雅正。玉宾汪浦。
  印章:白文方印“汪浦之印”
  作者简介:汪浦,字玉宾,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居广州三十余年,遂落籍番禺。活跃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善画人物,尤工仕女。传世作品有《人物图》(广东省博物馆藏),《仕女图》《富山怡乐图》《山水人物图》(均藏广州艺术博物院)等,画风颇受唐寅和仇英的影响,艳丽工细。

  作品赏析:东汉时期著名学者蔡邕的女儿蔡文姬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才女。《后汉书·董祀妻传》载,蔡氏为陈留郡国人,名琰,字文姬。博学有才辩,擅音律。最初嫁给河东人卫仲道,夫亡后归居家中。时值乱世,兵灾频繁。董卓长安被诛后,蔡邕因曾受官中郎将而获罪,为司徒王允所囚,被处死狱中。蔡文姬则于兵荒马乱中为董卓旧部羌胡兵所掳,流落至南匈奴,在胡中十二年,生有二子。建安中,随着魏国军事力量不断强大,曹操出于对故人蔡邕的怜惜与怀念,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将蔡文姬从匈奴赎回国中,重嫁给陈留人董祀,便让她整理其父遗著。
  此为历史上传诵百代的“文姬归汉”之故事,历来都是小说、戏曲、美术争相问津对象。仅就美术领域而言,历代画家绘制《文姬归汉图》,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宋人陈居中、金人金瑀、元人赵孟頫、明人佚名以及清人苏六朋等的作品[1]。
  此幅《文姬归汉图》描绘蔡文姬抱着孩子骑行问路之情形,随从仆人一脸疲态,周遭朔风凛冽的塞外环境,其中重点突出归汉的行旅场面,画中主人公长途跋涉的气氛和塞外天寒地冻的恶劣环境。以人物、仕女画见长的汪浦刻画蔡文姬时多表现其柔弱疲劳之体态,善于利用风沙等清寒凄冷的环境来衬托。有趣的是,大多数画此图的画家都是采用了手卷这样的特别形式来表现那个寒冷而令人感念的场面,但汪浦《文姬归汉图》则是用画轴来表现。此画轴仿“明四家”之一仇英之笔法,人物的色彩与线条有明显仇英的痕迹,得其赋色、精细之韵,人物精细妍丽。自明代中期以降,仇英的画风影响人物画坛百余年。在清代画坛,直接或间接接受仇英画风影响的画家有几十人之多,其中即包括汪浦[2]。此外,以人物画著称的仇英亦有同题材的《文姬归汉图》画卷行世。仇英表现了复杂的场景,极有韵致地画出风沙弥漫的漠北大地,人马行进其间;画面的气势开合起伏,高低错落,动感极强,人物的衣着、动态、表情都较为传神,敷色艳丽柔和。



仇英《文姬归汉图》[3](局部)


注释:
[1]邵彦:《宋画里的蔡文姬:《胡笳十八拍图》与《文姬归汉图》》,《中国民族博览》2022年第2期。
[2]朱万章:《明清时期仇英作品的鉴藏与影响》,《美术学报》2016年第5期。
[3](明)仇英著:《中国美术史大师原典系列·文姬归汉图》,中信出版社201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