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十番音乐(佛山十番)

  佛山十番,又名茶基十番,据老艺人口传,佛山十番约于200多年前由安徽、江浙一带传入,在流传过程中吸收了飞钹演奏和本地八音锣鼓的常用乐器,并与民俗活动紧密结合,形成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器乐。二十世纪初至今,茶基村何广义堂十番会一直坚持表演和保护传承。
  佛山十番所用的乐器有常规和特殊两类。大钹、高边锣、翘心锣、沙鼓、群鼓来自本地八音锣鼓,响螺即渔民用的螺号,属常规乐器。特殊乐器有十番鼓、飞钹、二锣等,另外还有旌旗数面,顾绣头牌一面,何广义堂长匾额一块。它的最大特色,是小钹不按常规碰击,一手执钹冠,一手甩动穿上绳子的另一钹擦击,多人同时表演各种花式。茶基十番中的锣鼓乐谱仍采用古老的状声汉字书写法。
  2007年3月,被南海区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4月,被佛山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2018年,“党建引领,魅力叠南”叠南社区嘉年华暨年度优秀义工及热心企业单位颁奖典礼


 

2018年端午节水上龙舟表演


 

2020年,凤凰网拍摄献礼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纪录片(敲打十番的一双手)


 

何广义堂十番锣鼓队